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
投稿信箱:hkwtgvip@163.com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
作者:符奎    发布日期:2022-11-2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近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广西历史学会承办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海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以线下、云端视频会议的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153篇论文,围绕秦汉历史与文化展开多角度、深层次的讨论,集中反映了新时代秦汉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成果。整体而言,本次研讨会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本次研讨会有多篇论文在贯通性的宏观研究方面作了很好的示范,如关于先秦秦汉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关系历史演变的长时段分析、从考古学角度对“汉承秦制”的全面考察和对秦汉县级诸官流变的系统讨论等,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重,宏观阐释与微观分析结合,在推动新时代秦汉史研究向更高更深层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注重多元化史料的综合运用。近年来,秦汉史研究的趋势与特征,主要表现在大量简牍资料的出土与广泛运用。本次研讨会上,学者发表的关于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简牍的保护与整理、对江苏仪征胥浦汉墓出土《先令券书》释文的校证、利用西北汉简对西汉古纸演变过程的讨论等论文,就是简牍资料整理及其对秦汉历史文化研究促进作用的反映。就史料运用的多元化而言,不少文章利用简牍、印章、封泥、器物铭文、石刻题记、画像石(砖)、壁画、墓葬、遗址等多种类型史料进行研究,如关于“童车”内涵的讨论,除了传世文献以外,综合运用了悬泉汉简和马王堆帛书等出土文献、画像石(砖)和壁画等大量视觉图像资料。可以说,综合运用多元化史料进行研究,是秦汉史研究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第三,注重利用新资料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简牍材料的大量出土,不仅带来了新问题和学术增长点,在整理、校释与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硕成果,而且为解决一些涉及中国古代社会性质认识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资料。例如,户籍与赋役等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新资料的推动下,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本次研讨会,利用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简牍开展汉代事役结构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以走马楼吴简为中心对中古财政年度变革的研究等论文,反映了学界在户籍、赋役等制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还有学者通过对战国秦汉户籍制度研究的梳理,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瓶颈所在,鼓励开展更加精细、深入的研究,以实现学术突破。

以上三点未必能完全涵盖本次研讨会的全部特征,但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秦汉史研究的主要趋势和新动向。研讨会期间,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还召开了会长办公会、理事会及会员代表大会等,就秦汉史研究会制度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国秦汉史研究章程》修订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表决,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为进一步推动秦汉史研究发展繁荣营造良好环境。


上一篇: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下一篇:全球首次人机共创山水画拍卖: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