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
投稿信箱:hkwtgvip@163.com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从柳青到路遥:创业,人生永恒的主题
作者:陈一军    发布日期:2022-09-13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柳青和路遥属于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志性人物,然而他们对时代创业主题的关注与表达,使得其文学创作存在一种深度贯通的精神与品质。这样的创作主题切合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质,因而很好地践行和彰显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柳青和路遥也因此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突出代表。

深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创业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历史跨入了崭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这是中国劳苦大众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这种深切愿望和当时积弱积贫的国家迫切需要通过快速发展、尽快实现繁荣富强的宏伟目标取得了内在高度的一致性。显然,书写这样的主题对于社会主义文学来讲是义不容辞的。而作为人民的作家,抓住并书写这样的时代主题显然也就把中了历史的脉搏,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分别处在“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的柳青和路遥正是这众多作家中的典型。

上世纪50年代初,也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国共产党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开始擘画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件——社会主义革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创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亘古未有的历史壮举。不管摆在面前的困难有多大,也不管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大业,并将社会主义制度矗立在中国土地上。如今,它为亿万民众带来了莫大福祉,为国家赢得了高度尊严和巨大荣光,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行进在通往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在社会主义革命如火如荼开展并走向胜利的整个过程中,文学始终给予热情关注、呼应和书写,柳青的《创业史》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通过梁家两代人历尽坎坷终于走向光明的创业史,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古老中国历经磨难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不移逻辑。作为《创业史》主人公的梁生宝是渭河沿岸蛤蟆滩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中坚分子。他虽然没读过书、见识也不算广,但是凭借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生命的敏锐直觉建立了对党的忠诚信仰。由此,他克服重重困难、带领蛤蟆滩的贫苦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彻底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处境命运,也彻底改变了蛤蟆滩人的境遇。于是,蛤蟆滩的古老土地被撬动了,中国大地被撬动了,一种全新的制度建立起来了。就这样,《创业史》塑造了梁生宝这样一个完全突破了小我,拥有胆识和气魄,勇于自我牺牲,把个人、家庭的尊严、幸福与国家民众的伟大事业统一起来的“大我”形象。阅读《创业史》,最打动我们的是像梁生宝这样的穷苦百姓在有了正确方向以后所焕发出的生命的勃勃生机与持久的力量,正是具有这样生命质素的亿万民众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洪流滚滚向前。

在经历曲折探索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在以空前的锐意革新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中国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发生着根本的结构性变革。其中,古老的农耕文明大踏步向现代城市工业文明蜕变,一个重要表征便是千千万万农民在自己家门口或者进入城市重新开启新一轮伟大的创业。于是,农村在改天换地,城市在日新月异,人与人的关系在不断调整,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命运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带来了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巨大转变。

路遥看到了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用一支如椽大笔热情抒写广大民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新面貌和作为。当党的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路遥笔下的人物——高加林、孙少安、孙少平等,挺直青春的脊梁,敞开激荡的心胸,艰难然而却是毅然决然启程了。不管是否经历了挫折,他们都在以开拓者的姿态迎接新的时代。这样,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成为了改革开放时期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这是柳青《创业史》所歌颂的社会主义革命恢宏目标的大踏步实现过程,因此,两部作品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人生创业的精神实质与同声相应的文学书写

如前所述,柳青和路遥的小说主题高度一致,精神世界也深度契合,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切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区别在于二者书写了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业故事。但是必须看到,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业实践其实是紧密联系的,并不存在断裂。正是在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和实践中,柳青逐步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因而他对社会主义革命有着深厚情感,并有常人不及的深切体验、感悟和理解。路遥从小就受到红色革命资源的熏陶和滋养,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同样抱着深厚的情感。虽然他后来经历了社会主义探索的艰难时期,但是对革命的憧憬与热忱不减。当然,同为陕西籍作家的柳青和路遥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师承关系,这无疑强化了路遥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信念与忠诚。二人在文学创作的行为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关注重大社会主题,通过大量生活细节刻画人物、渲染气氛,抒发热烈、深沉的议论;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先锋文学浪潮中,路遥恪守现实主义,推出了和《创业史》一样具有恢弘气势和史诗品格的气贯长虹的《平凡的世界》。也正是以这样的鲜活实践,路遥和柳青一起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生命力。

创业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中国,这一主题因为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而获得了更为宽广的边界、更加深刻的内涵。不管是柳青《创业史》的主角,还是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的主角,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彰显出文学创作的人民性。柳青和路遥都在其文学创作中着力表现普通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朴实宽厚的美好品质,挖掘其身上的朴素又宝贵的精神,尤其是生命青春的力量,给那些处于奋斗中的人们以感情共鸣和精神鼓励,同时给予社会底层的人们以勇气与光亮。柳青和路遥的文学创作因蕴含着深沉的道德力量,获得了大爱情怀和真善美品质,并由此出色完成了时代所赋予文学的使命。总之,深具贯通性的文学创作拥有一种大胸怀、大境界,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显然,这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应达到的目标。




上一篇:持续繁荣,中国电影走在做大做强的路上

下一篇:光明文化周末版:一碗麦索里萦绕的乡愁